“天地君亲师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仰

2020-08-12  来自: 山东省淏元周易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151

 天地君亲师



“天地君亲师”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民俗文化。其思想发源于《国语》,形成于《荀子》。春秋末年左丘明《国语》记载:“民性于三 事之如一。父生之,师教之,君食之。非父不生,非食不长,非教不知生之族,故壹事之”。《荀子•礼论》记载:“天地者,生之本,先祖者,类之本;君师者,治之本。无天地恶生,无先祖恶出,无君师恶治,三者偏亡,则无安人。”



天地君亲师




“天地君亲师”是我国古代祭天地、祭祖、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,也是传统祭天法祖、孝亲顺长、忠君爱国、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。通过“对天地自然的感激、对君王威严的敬畏(现在可以理解为对法律法制的敬畏)、对亲上长寿的祝愿、对教师职业的重视”,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信仰,即“仁孝观念,积极上进,尊重天体自然规律”的入世心态。是传统社会伦  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,由于深入人心,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,这也使得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,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。



天地君亲师



天地君亲师


在古代人的印象中,天是人间祸福的主宰,也是自然的支配者。天在能给人福泽的同时,也能给人灾难,能降雨使得人们丰收,也能不降雨让人们遭到饥荒。“地者万物之本源,诸生之根源也”,大地上生长的万物能够供应人们的衣食住行,故有“大地母亲”之说。人们是天地所生所养,天姓父地姓母,天无日月,就无昼夜、四季的交替,没有阴阳的交替,大地上的万物又怎能生长呢?班固在《白虎通义》中记载道:“王  者所以有社稷何?为天下求福报功,人非土不立,非谷不食。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也,稷,五谷之长,故立稷而祭之也,古有国者必立社稷,社稷代表国  家,以社稷的存亡,示国  家之存亡”;《周易》有“乾为天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……这些足以说明古人概念中的“天”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。


天地君亲师




人类的一  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地,把大地比作母亲,是再恰切不过的了。在易经中,乾主要是说天,有天父的含义;坤则主要说地,有地母的含义。在我们的实际感觉中,天就象一位严父,地就象一位慈母。地球这位无比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恩泽,却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一丝回报。因此,中国民间以祭拜土地神的方式,以表达对大地的敬仰。在中国中华民国时期及之前,凡有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。而现代祭祀土地神,多属于祈福、求财、保平安、保农业收成之意。《周易》有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……这些足以说明古人概念中的“天”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。


天地君亲师


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,炎帝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,这些人都是历史的有道明君,把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引导至人类文明时代,发明了各种生活工具,提高了生活质量,奠定了人伦大纲,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,做了巨大的贡献。据说伏羲女娲制定人伦夫妻大纲,成为人伦之祖;炎帝尝百草,一天能遇上五十种毒,神而化之,从而发明了中草药,直到今天人们都在使用;黄帝所著的真宗修身养性之道,发明的医理和针灸流传世界使用至今;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,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,正是人们学习的榜样;周文王发明的农历,二十四节气,一直沿用至今,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;“周公之礼,国与国交,大礼三百,人与人交,威仪三千,成为社会稳步发展的保障”,现代的人与人之间,还是得用礼来维持人际关系,国与国之间,还是得用礼来维持着国   家之间的交往。天子应运而生,必有神裙,如说:‘‘天子皆五帝之精宝,各有题序,次第相据,起必有神灵符纪,诸神扶助,使开阶立遂。”子自然和上天之精灵息息相通,与孔子有关的儒家经典也被神化成天所授予的神符图篆, 《春秋》是“援引古图,推集天变”(《春秋纬·演孔图》),《易》是“气之节,含五精”,《尚书》是“明授命之际”,“言天地之情”(《春秋纬·说题辞》);《诗》是“天地之心”(《诗纬·含神雾》);《礼》是“明天地之体”(《春秋纬·演孔图》);《孝经》是“明君父之尊”,“天地之开辟”(《春秋纬·说题辞》)。 帝王作为天之子,自有天之尊严和神灵,“天子,至  尊也。“天子者,爵号也”。为什么称为“天子”?因“天子”即天之子,其为人间的至  尊之号,其作用在于与“日月同明,四时合信,父天母地,兄日姊月” (《春秋纬·感精符》)。因此,天子就是能以天为父,以地为母,以日为兄,以月为姊的,因而是与日月同光的,其必然结果就是“与四时合信”。”(《春秋纬》)三皇五帝、三代圣王都是感天而生的。孔子“祖述尧舜,宪  章文武,上律天时,下袭水土,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,无不覆帱,辟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,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(《中庸》)。


天地君亲师


进入人伦者为亲,旁系的不说,直系的就有很多。按照儒家的划分,它属于孝悌仁义的范畴,也就是说,对长辈要孝顺,对同辈要友好,对朋友要宽容,对晚辈要慈爱,夫妻之间要有礼遇。在这里不说血亲,只说朋友。朋友虽不是血亲,但胜似血亲。俗话说: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。朋友也是分层次的,有刎颈之交、八拜之交、忘年之交、生死之交、患难之交、神交、至交等等,还有酒肉之交。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朋友讲究的是交心、知心。朋友相亲,如同男女相爱,爱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,反目成仇的往往是要好的朋友。因此古人说,对朋友要讲仁义,要相互宽容、谅解、忠信、尊重。还有诤友,是说还要相互批评帮助。古人的论友、交友之道,很值得今人学习。人的至亲者即是父母,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,中国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,这就是教育为人子女应当孝顺父母。以至于《孝经》中有言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损伤,孝之始也,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”,这些正说明中国传统孝的观念已深入人心。而孝正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之一,他的传承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。

天地君亲师


如果说父母孕育了人的肉体,那么师就培育了人的心灵。这个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,而且也指心灵根源的精神导师。韩愈《师说》中有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”。然而在古代这个“师”更多的指历代明君,如伏羲、炎帝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公、孔子。因为他们的德服众人,功绩使得后人受益,比如人们都熟知周文王的故事,“文王身体力行,为人君,止于仁;为人臣,止于敬;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;与国人交,止于信”。孔子也在《大学》中说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他给人们立下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。这些道理都是社会繁荣,国  家稳定,民族昌盛的基石。


天地君亲师


“文化战争”是非常可怕的战争,当把“天地君亲师"等中华民族优  秀传统文化信仰抛于脑后,却把外来别人家的祖先当神来顶礼膜拜的时候,就是文明与文化同化战争的开始。“港独”与“藏  独”等分裂暴行,就是因为长期受西方宗教“洗脑式”的文化侵略所形成的……

我们有自己的祖先,我们有数千年的中华文明,坚决抵制外来宗教文化侵略,延续中华民族优  秀传统文化,坚定共产主义信仰,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,我们未来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!

山东省淏元周易文化咨询有限公司,专营 阴阳风水 周易预测 四柱预测 黄道择吉 起名改名 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0536-7872813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山东省淏元周易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